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中文字幕精品动漫一区_上课时同桌在我下面做污的事_色老汉影视

首頁 > 中方視點 > 內容
美聯儲降息,利好A股?
2024-09-02 15:25:48來源:中方信富
分享到:

大家好!不知不覺8月份的交易過去了,展望9月份,大家最為關心的話題是老美在9月中旬降息,雖然25還是50個基點搖擺,但畢竟是實實在在的要開啟降息周期。對于投資者來講,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美聯儲降息,是否利好A股?

從歷史上來看,近20年美聯儲3次開啟降息周期:

第一輪降息周期(科技泡沫破裂導致美股大跌,疊加美國國內經濟基本面下行)

2001年1月開啟降息,2003年6月結束降息,利率從6.5%→1%

第二輪降息周期(對沖金融危機,防范金融風險蔓延)

2007年9月開啟降息,2008年12月結束降息,利率從5.25%→0.25%

第三輪降息周期(先應對經濟增長疲弱,預防式降息,后趕上YQ,直接無限QE)

2019年7月開啟降息,2020年3月結束降息,利率從2.5%→0.25%

1、不難發現,從歷史上來看,美聯儲降息很難判斷是否利好A股,尤其是剛剛開始降息的時候,也只是降息到低利率后,過一段時間A股才有不錯的機會。但此次美聯儲降息對A股不一樣,后面再說。

2、從降息影響上來看,難以談得上太大的利好。此輪美元潮汐收割,一網子下去全是一些小蝦米,沒有拉爆任何上了一點點規模的經濟體,所以老美降息是不情不愿的,何況極端情況下,不排除美聯儲,先降后加。即使美聯儲9月份開啟降息周期,其降息步伐會很慢,降息幅度一點點擠牙膏,降息間隔時間盡量拖延,就以目前5.25%-5.5%的利率來看,慢慢降的話,兩邊利率依舊相差很大,另外,為了博弈,今年硬是把日本央行逼得激進型加息,抽回日元,繼續給全球施加壓力。至于老美降息釋放流動性,有望增加外貿需求,老美表示單獨加關稅對待。

因此,不能高估老美降息帶來的利好,同時,也不能低估老美降息帶來的利好。

主要是趨勢改變預期,本質上還是開啟了降息周期,說明老美到了不得不降息的地步,這是最為關鍵的。很顯然想收割,但等不到了,其國債規模不斷刷新歷史天量,再保持高利率,財政收入本來就入不敷出,只能不斷發新債,還舊債,逼得國會不斷把美債規模拉高上限,但我們都知道,拆東墻補西墻,墻終究會倒,而且越晚越難以收拾。還有美聯儲一直標榜著的通脹數據,已經逼近2字頭,降息晚了,通脹變通縮,經濟會硬著陸,所以老鮑才會說CPI不必等到2%才降息。

與此同時,要注意一個現象。美聯儲降息畏畏縮縮,還與美股有關。納斯達克從2023年起,一年半的時間,指數漲幅超75%,這可是美聯儲2022年3月份開始瘋狂加息的后果,一邊猛的加息,一邊股市大漲,明顯不符合常規經濟學理論,也只有美股能辦的到。其原因是美聯儲瘋狂加息后,美元從全球加速回流,回流的資金抱團其大科技,也是美股科技巨頭業績爭氣,經營實打實的賺錢,所以,美股科技七巨頭2年內數倍的行情,除了業績增長帶來估值提升外,最為根本的原因是全球回來的熱錢抱團,并且是越漲越抱團,最瘋狂的時候微軟、蘋果、英偉達三家市值加起來就超10萬億美刀。美股科技盛宴源自加息后,美元回流抱團大科技。

但這種情況隨著美聯儲即將在9月份降息,要發生悄然的變化。一旦開始降息,提高流動性,熱錢趨勢性松散開來,甚至外流,這對于抱團的美股大科技,不是很好的事情。實際上7月份美聯儲開始釋放降息的鴿派聲音時,美股大科技就已經開始劇烈波動了。一邊是不得不降息,另一邊還要謹防美股泡沫,于是美聯儲的降息步伐勢必會小心謹慎。

總之,降息是流動性趨勢改變,預期意義要遠大于短期流動性改善,也就是大家會認為后面美元會源源不斷的加大從美國流出,各國權益類資產的估值有望得到提升。

對于A股來講,我們認為是結構性利好的。注意是結構性利好。

最近幾年美聯儲利率政策和A股走勢是這樣關聯的。2020年年初開始,由于YQ的影響,老美開始無限QE,利率一下子幾乎歸檔為零,受美元瘋狂印鈔,大幅輸出影響,全球主要經濟體的權益類資產熱錢涌入,估值水漲船高,其中就包括A股。

但2020-2021這兩年A股主要行情是成長性賽道,新能源、大消費、醫藥等等,誕生一批批成長股超級大行情,數倍甚至數十倍行情,各種“茅”資產迅速拔高,內外資金瘋狂抱團,成長賽道帶來估值泡沫遠超過去兩輪大牛市。同時傳統權重如金融、大基建等等,估值變化不大,最為直接的表現就是成長性居多的創業板指數,那段時間漲幅遠超滬指,一度創指要趕超滬指。所以,2020-2021的結構性大牛市,是成長賽道的超級大牛市。

但我們都知道,瘋狂的背后是泡沫,遲早要被戳破的。隨著2022年3月份,美聯儲開啟美元周期下一個節奏:加息,瘋狂的加息。可想而知,對于泡沫很大的成長賽道是多大的殺傷力。時至今日,A股各種成長性“茅”資產還在跌跌不休,最高點的骨折還骨折,就是2020-2021那一年半瘋狂盛宴后的自我救贖,只不過持續時間太久了,跌幅太深了,這兩年“談新能源色變”就是例子。

成也蕭何敗蕭何。美元大放水,“茅”資產大泡沫。美元瘋狂加息,加速戳破“茅”資產,跌到當下的谷底。然則,美元終于要在這個秋天開始降息了,相當于掐緊的雙手松開了點脖子,是有利于接下來“茅”資產透透氣的,階段性的反彈還是有的。

審視內部環境下,成長性“茅”資產本質上是輕舟已過萬重山。光伏敢于打破不對等,隆基硅料率先漲價,鋰電池則是尋求擴大技術的代差,固態電池下一個風口,還有醫藥外包,老美的生物法案基本不了了之,原因無他,深度綁定輕易剝不開,最關鍵是性價比超高。行業政策上,我們也重視了盲目擴張帶來的問題,這對于以后各個產業的健康發展帶來經驗。

總結一下,老美降息會給A股帶來結構性行情,以這幾年悶殺的成長性賽道各種“茅”資產的估值修復行情為主。當然,老美降息節奏預計拖拖拉拉,因此“茅”反彈行情節奏上會偏慢,與此同時,這一兩年尤其是今年“躺平抱團”的銀行等老中特估,可能會反其道而行之的盤整,甚至會拖一點市場的后腿。不出意外的話,當9月份創業板開始階段性反彈時,滬指因銀行等中特估行情謝幕的原因,會明顯落后。雙創強,獨弱滬指。

最后,對于投資者來講,9-11月份,是今年最好的時機,骨折的成長性“茅”資產,要優先選擇中報已經觸底甚至業績反彈的品種,至于滬指,非銀金融(券商、保險)會有機會。總之要把握好市場的節奏切換,躺平這么久,也該翻身了。

風險提示∶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中方信富公眾號
更多資訊關注
中方信富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