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期間,全球資本市場總體穩定,疊加人民幣持續大幅升值,在此背景下,節后北向資金出現持續大幅凈流入的場面,兩個交易日內凈流入金額接近250億元,這在最近是一個比較罕見的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8-9月份期間,由于兌現浮盈、中美關系又起波瀾美股下跌引發全球市場調整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外資從A股市場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撤離,尤其是在9月份期間,外資單月凈流出近330億元。
分析認為,此前北向資金凈賣出的原因在于不確定環境下風險偏好的下降與重倉股風險補償的不足,進而切換買入低風險特征的債券與周期類股票。向后看,風險逐步落地與定價,在人民幣持續升值背景下,四季度外資有望增配A股。
北向資金兩天凈流入近250億
10月12日A股市場再次大漲,滬深兩市股指呈現逼空長陽走勢,而當天北向資金也再度開啟掃貨模式。
回顧北向資金凈流入金額超100億元的歷史記錄,可以看出,2020年以后,凈流入金額超過100億元的日期比較常見,境外投資者已經成為A股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之一,但持續凈流入現象仍是比較罕見的,此現象只在今年的7月初期間出現過,今年7月2日,7月3日,7月6日,北向資金持續大額凈流入,凈流入金額分別為171.15億元、131.94億元、136.52億元。
時隔3個月后,北向資金再次持續大額凈流入,10月9日,國慶長假首個交易日凈流入112.67億元,10月12日再度凈流入135.11億元。
從歷史行情數據來看,北向資金持續大額凈流入后,市場往往能夠掀起一波“小牛”行情,今年7月份初,在北向資金大額凈流入后,市場接連大漲,7月2日至7月8日累計漲幅達12.47%。
此外,北向資金大額凈流入一般也是市場降低的信號之一,2月3日,受疫情影響,春節后,A股市場大跌,北向資金逆勢大幅凈流入,此后市場接連反彈,直至大盤恢復至節前水平。
貴州茅臺等被掃貨逾10億
從近兩個交易日北向資金持股動向來看,今年9月份期間被其賣出的貴州茅臺、五糧液等白酒股,在10月份期間再次獲其青睞。Wind數據顯示,10月9日至10月12日,兩個交易日期間,貴州茅臺、五糧液等凈買入金額居前,分別為14.32億元,13.60億元。格力電器在此期間獲凈買入11.61億元,立訊精密、隆基股份、比亞迪、恒瑞醫藥、寧德時代、領益制造、康泰生物等多股凈買入金額超5億元。
不過,盡管大盤表現持續強勢,但仍有不少個股被北向資金賣出,10月9日至10月12日,兩個交易日期間,中國中免被凈賣出8.1億元,凈賣出金額居首。藥明康德、新和成、信維通信、航發動力等凈賣出金額也不小。
人民幣匯率走強助力外資流入
10月9日在岸人民幣匯率大幅走強,當日開盤人民幣匯率便直奔6.70左右位置,從漲幅來看,節后首日在岸人民幣即期匯率收在6.7135,而節前則位于6.8106,單日漲幅約為1.4%。從原因上來看,9月底美元指數漲勢暫歇轉為下行,人民幣匯率升值壓力有所增加,離岸人民幣率先反應,而在岸匯率方面由于適逢國內假期因素,由此出現節后大幅補漲。
人民幣匯率走強,當前我國處于強匯率加高利差的政策組合當中,在這樣的組合下境外資本持續流入,但在資本流入加大的同時,也存在加劇國內資本泡沫壓力的可能。中信證券分析指出,雖然當前在擴大市場開放和穩定外資的背景下,強匯率加高利差的政策組合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吸引境外資本的流入,但在資本流入加大的同時我們也應警惕其加劇國內資本泡沫壓力的可能風險。當前的人民幣升值是在全球受到新冠疫情沖擊,美聯儲大規模放水導致的美元貶值壓力下,我國基本面表現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