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兩市股指高開高走,盤中在券商、銀行,周期股的帶動下發力,滬指漲逾1%收復3600點,深成指漲幅超1.5%,創業板指大漲近2%。兩市板塊多數走強,北向資金凈流入超30億元。
截至午間收盤,滬指漲1.3%報3629.61點,深成指漲1.85%,創業板指漲2.24%。兩市合計成交6498億元,北向資金凈流入36.54億元。
盤面上看,稀土板塊再度走強,北方稀土、五礦稀土、五礦發展等漲停;核酸檢測概念大幅拉升,凱普生物漲近14%,澳洋健康、金域醫學、明德生物、西隴化學等漲停;煤炭、券商、食品飲料等板塊發力拉升,軟件、物流、銀行、化工、釀酒等板塊均走強。
對于近期市場走勢,國盛證券指出,滬指依舊高位震蕩,在流動性仍較充裕環境下,疊加經濟復蘇預期明確,市場仍有望維持之前的結構性行情。關注到最近的行情,指數每次上漲都是縮量,而每次下跌都是放量,上漲縮量意味著反彈時資金已經不愿意追高了,而每次下跌多少還有人愿意去抄底,雖然目前還能引發局部賺錢效應,但市場遲早會發生質變。因此操作上,維持之前的擁抱核心品種策略,同時警惕港股核心資產繼續活躍對于資金分流和對A股比價效應帶來的短期負面影響,重點關注鋰電池、光伏、軍工等強勢品種和CXO(醫藥研發)、化工、化纖中的機構抱團品種。
天風證券指出,春季躁動或持續到2月底,隨著前期抱團股的松動,行情已經正式進入到下半場。資金有望從高估值板塊流入前期回調較多、估值較為合理的電子、計算機、金融等板塊。抱團龍頭的市場風格有望切換,近期集中關注前期被錯殺的,業績好、估值低的中小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