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指出,AI助力“機器人+”時代來臨,機器人產業鏈有望迎來繁榮發展期。機器人將會是人工智能技術全面爆發的重要變量,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逐漸進入顛覆式階段,成為一個集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為一體的核心載體,擁有較為廣泛的產業應用。
核心邏輯
1、AI助力“機器人+”時代來臨,機器人產業鏈有望迎來繁榮發展期。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有望加速人工智能在各行業滲透,顛覆現有的生產力形式。機器人將會是人工智能技術全面爆發的重要變量,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逐漸進入顛覆式階段,成為一個集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為一體的核心載體,擁有較為廣泛的產業應用。與此同時,特斯拉、小米等科技巨頭相繼推出人形機器人解決方案,為人形機器人領域注入強心劑。
2、特斯拉有望憑借其在智能汽車領域的制造技術,加快人形機器人產業技術革新以及產業鏈降本,未來人形機器人在家庭和工業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長期看,人口老齡化加劇、勞動力供給不斷減少以及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提高給社會發展及企業用工等均帶來嚴峻挑戰,從而推動機器替代人力及服務人類的需求加速。政策上,春節前工信部等17個部門印發了《“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主要是提出開拓機器人的10個應用重點領域,到2025年制造業機器人密度比2020年翻一倍,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大幅拓寬。
3、相對于人形機器人,其他泛人形服務類機器人擁有 1)成本較低、 2)穩定性強、 3)應用場景明確的三大優勢,較大概率率先落地。在社會問題+經濟發展+技術進步三重驅動下,機器人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轉引自優必選招股書),2026年將中國/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1558億元/676億美元市場規模,行業空間前景廣闊,細分來看,2021-2026年服務機器人分別在地面清潔、巡檢、物流、教育、康養、送餐及接待場景有20%、16%、38%、25%、35%、40%及30%的復合年增長率,多領域開花。
4、騰訊、小米等科技企業持續加注機器人領域,帶動機器人運動能力與感知能力持續提升,推動機器人降本量產進程加快,機器人發展“硬件先行”,目前應重點關注傳感器與驅動器兩大領域。傳感器領域可分為內部傳感器方向的位置與角度傳感器等,外部傳感器方向的物體識別、接近覺、距離、聽覺、觸覺、力覺傳感器等。運動領域,重點關注驅動器核心組成部件如電機、伺服系統、減速器、絲杠、制動器等方向。
利好個股
國金證券指出,AI助力“機器人+”時代來臨,機器人產業鏈有望迎來繁榮發展期。重點推薦工業機器人龍頭埃斯頓、伺服系統黑馬禾川科技、特種機器人賽道細分龍頭申昊科技、博實股份、景業智能。
浙商證券認為,人形機器人有望推動產業鏈內公司快速成長,未來特斯拉機器人進一步降本國產零部件有望持續受益,重點推薦:1)雙環傳動:國內齒輪龍頭;2)綠的諧波:諧波減速器國產化突破者,盈利能力行業領先;3)埃斯頓:國產機器人龍頭,高端傳動系統自主可控;關注匯川技術、禾川科技、鳴志電器、江蘇雷利、中大力德、漢宇集團、拓普集團、三花智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