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行業周期向上和個股業績預喜形成共振,近期半導體板塊表現亮眼。7月9日至7月18日,多只聚焦半導體、電子、科創領域的基金凈值漲幅超過10%
◎記者 陳玥
近期,半導體板塊表現亮眼。Choice統計數據顯示,7月9日至7月18日,多只聚焦半導體、電子、科創領域的基金凈值漲幅超過10%,其中東方人工智能、銀華集成電路的凈值漲幅超過了13%。
被動指數基金的表現更為直觀。同源數據顯示,截至7月18日,7月9日以來,一批半導體芯片ETF凈值漲幅超過8%,其中包括半導體設備、半導體產業、半導體材料、科創芯片等細分方向。
7月19日,在市場整體調整的環境中,仍有一批半導體個股強勢上漲,納芯微早盤漲幅超過15%,士蘭微、斯達半導漲停,帶動板塊表現活躍。
業內人士認為,半導體板塊表現亮眼,主要原因在于行業周期向上和個股業績預喜形成共振。招商證券研報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10日,從已披露的上市公司半年報來看,消費電子、半導體、通信設備等板塊業績增速較高,景氣度明顯回升。而消息面上,上交所近期公布,將于7月26日正式發布上證科創板芯片設計主題指數和上證科創板半導體材料設備主題指數,進一步提振了板塊的熱度。
財通集成電路產業股票基金經理金梓才在新近公布的二季報中表示,半導體行業周期離見底反轉越來越近。目前先進制造和先進封裝已率先大幅向上,如果AI產業發展向端側和應用端發展,很有可能帶動半導體行業反轉向上。
銀華集成電路基金經理方建則判斷三季度半導體板塊將告別分化,整個板塊可能攜手向上,主要原因有兩個:其一,全球半導體周期復蘇步伐沒有停滯,人工智能對板塊的拉動作用逐漸明顯;其二,國內半導體國產化在快速推進,下游存儲逐步啟動招標,相關國產化公司訂單和收入預期較為樂觀。
“站在當前時點,我們判斷半導體行業是短、中、長期都較為樂觀的行業,短期邏輯是國產化相關公司訂單和業績高速增長,中期邏輯是全球半導體行業周期恢復向上,長期邏輯是國內半導體先進制程有望快速發展。因而,在板塊因為博弈情緒而不是基本面導致的下殺過程中,我們要做樂觀的逆行者。”方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明星基金經理對半導體板塊的興趣越來越濃。
7月18日公布的基金二季報顯示,興證全球基金副總經理兼研究部總監謝治宇管理的興全合潤和興全合宜權益倉位均較一季度有所提升,二季度對半導體、電子板塊增持明顯,水晶光電、北方華創躋身兩只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他在基金二季報中也表示,二季度英偉達AI服務器業務仍高速發展,國內相關的服務器、光模塊等板塊指數持續向好;蘋果AI落地預期將帶動國內電子產業鏈。二季度,他對泛AI應用、半導體、新能源車、家電等相關產業鏈進行了挖掘,對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進行了長周期的跟蹤和布局。
銀河創新成長基金經理鄭巍山在基金二季報中也表示,本輪半導體產業庫存周期演繹得較為充分,除手機、PC或存在季度性補庫機會外,其他智慧物聯(AIOT)、家電、新能源汽車等或處于平緩消化和平緩過度的狀態。總體來說,半導體行業已經見底,目前或處于上行周期的初始階段。目前主要看好三個方向:一是半導體周期復蘇產業鏈;二是國產化產業鏈;三是人工智能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