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中文字幕精品动漫一区_上课时同桌在我下面做污的事_色老汉影视

首頁 > 名家 > 內容
興銀基金于龍:走少有人走的路 探尋“開盲盒”的秘訣
2024-12-02 08:52:07來源:上海證券報
分享到:

  興銀基金投資經理于龍是一位堅定的深度價值投資者。在他看來,走少有人走的路,才能保證策略長期有效。  投資是一場長途賽跑,在近20年的股票投資生涯中,于龍逐漸形成了類似于債券的投資思路,在保證持有到期回報率的同時,關注公司的商業模式和增長空間,尋找低價“開盲盒”的機會,以獲取長期較好的絕對收益  

  ◎記者 朱妍

  嘗過大跌時逆勢布局帶來的豐收喜悅,也嘗過市場磨礪的滋味,興銀基金投資經理于龍是一位堅定的深度價值投資者。在他看來,走少有人走的路,才能保證策略長期有效。

  投資是一場長途賽跑,在近20年的股票投資生涯中,于龍逐漸形成了類似于債券的投資思路,在保證持有到期回報率的同時,關注公司的商業模式和增長空間,尋找低價“開盲盒”的機會,以獲取長期較好的絕對收益。

  著眼于未來三到五年的長期價值

  如果把一種策略比作開餐館,一旦生意火爆,就容易被周邊店家效仿,慢慢地自身的優勢就會消失。典型的案例就是私募量化,在以往可能會獲得20%的超額收益,但隨著賽道越來越擁擠,獲取高收益的難度越來越大。

  在于龍看來,想要長期獲得不錯的回報,就要有一個始終適用的策略。怎樣讓策略不容易被別人復制,避免失效?他選擇走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長期有效的方法,短期就要無效。人性天然希望能快速見效,短期無效的策略,負債端不太會加入內卷,也就不易導致策略的失效。”于龍說。于龍放棄相對收益,選擇絕對收益,研究的焦點與市場普遍關注的半年至一年內的短期因素截然不同,著眼于未來三到五年的長期價值。從過往投資情況來看,其業績表現與大盤走勢的關聯度較低,通常持有與市場走勢偏離較大的標的。

  世界上第一只股票誕生于“大航海時代”的荷蘭。作為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為當時的荷蘭普通群眾帶來了非凡的回報。于龍認為,現在大多數投資者通過股價的上漲來賺錢,很少有投資者通過留存收益再投資、分紅來獲取長期回報。而真正好的股權投資標的,無論交易所關閉與否都值得投資。

  “我們在選股的時候比較謹慎,自下而上地在低估值公司中‘翻石頭’。這些公司要么高分紅,要么有優秀的商業模式,能創造持續增長的價值。這種與眾不同的投資方式是一把雙刃劍,有時候能逆大勢跑得很好,但有時候表現也較弱,尤其是市場泡沫期。但過去十幾年的不懈努力,我慢慢摸索到了這種策略的優勢所在。”于龍說。

  資料顯示,于龍現任興銀基金權益專戶部總經理,專注于長期價值策略。他擁有近20年投資研究經驗,曾任職于多家知名資產管理機構,2018年獲得《上海證券報》“金陽光·三年卓越私募基金經理獎”。

  尋找打折的好商品

  近些年,于龍在投資時始終注重本金的安全性,期待即便通過價值發現策略不能帶來任何收益的情況下,依然可以通過分紅和價值創造獲得穩定的年化收益率。

  與債券投資類似,他在選擇股票時注重兩點。首先,內部收益率、持有到期的回報率必須足夠高,例如分紅能有6%到7%的回報,再加上凈資產留存帶來的6%至7%,這樣才能確保投資的安全性。其次,重視價值的安全性,即確保不會違約。因此,于龍傾向于選擇具有長期可持續性、風險低以及商業模式和競爭格局穩定的股票。

  在于龍看來,投資要掌握“開盲盒”的秘訣,這一點在個股研究不能做到大幅覆蓋的港股上尤其適用。若將股票價值看作盲盒,沒人知道里面裝的是10元、20元,還是100元。對于熱門股,由于研究的人多,市場最終會給出一個和其概率匹配的報價,比如85元。但是,一旦投入85元而盒子里卻只有10元,就會導致巨虧。

  “港股里有很多沒有被充分研究的標的,大家都看不懂盒子里到底有多少錢。就按最悲觀的假設去定價,這時只要稍微揭開盒蓋看一眼,發現盒子里有50%的概率是20元或100元,就值得用11元去開盲盒,因為價格保護足夠高。”于龍說。

  例如,2020年4月,WTI原油期貨合約價格歷史上首次跌至負值,疫情、新能源崛起、國外ESG機構不愿意投資等因素,導致當時的中國某能源企業股價低迷。而于龍認為,上述因素并不影響其內在回報率:一來疫情是暫時的;二來這類能源需求長期變化緩慢,當時的股價存在定價錯誤。所以,當時于龍持有該股最高超過20個點,因為僅靠分紅也可以回收本金。

  不過,在低估值池子里選股,最重要的是避免落入價值陷阱。于龍表示,這就需要找到“便宜”的原因。若是商品斷碼、換季等原因打折可以買,但若是因為假貨則不行。他90%的工作時間用于“淘貨”,尋找打折的好商品。

  擁有良好的投資心態

  品嘗過市場大跌時業績逆勢上漲的喜悅,也經歷過風格不適合當下市場的等待時刻,近20年的牛熊沉浮,讓于龍擁有更好的投資心態。

  在他看來,投資要學會放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且投資精力有限,而放棄一樣東西的成本是很低的。因此,在5000多只A股中,他會先選出100只比較熟悉的股票,然后再做“減法”,比如貴到一定程度的不看,因為要從高估值標的里選低估的品種很難;篩除質量差的,如有道德、治理風險,或沒有“護城河”的公司,以降低選股難度。

  于龍認為,對宏觀經濟只要保持長周期判斷即可。宏觀景氣因素可能會影響公司明年的業績,但不會改變公司的價值中樞,若某個行業的資本投入因景氣而減少,價格就會降到合理水平。假設優秀的公司資本回報率達15%,回報率中與宏觀經濟相關部分的可能僅有6%至7%,其他的來源于其特殊的工藝、成本、品牌,渠道等競爭優勢,而后者對業績的影響可能在相當長時間里都不會改變。

  堅持長期投資,意味著要承受短期的波動,這考驗投資的心態。在于龍看來,沒有人能保證每項投資決策不出錯。在重倉股大跌時,他會進行買賣方換位思考,進行重新評估。“如果這個時候我已經賣了這只股票,會不會愿意以當下的價格買入?一旦買賣角色互換,決策就會更為中性,若最初購買的核心因素不變就堅守,反之則止損。”于龍說。

  相比于預判市場走勢,于龍更關注市場所處位置的區間,究竟是“四季”中的哪一季。他認為,當前A股可能處于歷史上30%的估值分位,而港股還處于“冬季”,即歷史上10%以內的估值分位。目前,他看好港股的公共事業、環保、教育、能源、商業地產、化工、制造行業。

  (本欄目由易方達基金特別支持)

中方信富公眾號
更多資訊關注
中方信富公眾號
圖片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