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近期種種傳聞,復星集團及其掌門人郭廣昌接連發聲。
就有關境外媒體報道“中國監管部門要求銀行和部分國企摸底與復星系企業往來敞口”一事,9月14日,復星國際相關人士回應e公司記者稱:所謂“監管部門要求摸底復星” 純屬子虛烏有。
“不論在海外還是在隔離期間,我都始終心系著國內的業務。未來希望復星能在深耕中國的同時,實現全球化生態中的相互賦能和高速成長 。”9月13日下午,郭廣昌在微博發文表示,剛剛結束了海外幾個月的差旅行程,這兩天正在按照防疫要求進行隔離。
9月14日上午,復星系港股普跌,復星國際跌超8%,復星旅文跌近7%。
回應外媒報道:純屬子虛烏有
近日,有外媒報道稱“中國監管部門要求銀行和部分國企摸底與復星系企業往來敞口”,對此,復星集團相關人士回應稱“純屬子虛烏有”。
“復星已通過多個渠道向監管機構求證,中國銀保監會未要求商業銀行摸底復星的財務敞口,與復星合作的多家商業銀行從未收到相關通知。”e公司記者從復星集團方面獲悉。
而對于近期復星系減持等舉動,復星國際執行總裁、CFO龔平表示:“復星近期看似頻繁的減持和出售是過去幾年堅持投退平衡的財務戰略的延續,動態梳理和優化資產組合,是復星持之以恒的工作,并非僅為了應對目前的市場環境而作為。”
龔平同時稱:“但是我們也注意到,復雜的外部環境,加大了輿論對集團資產處置的關注度,導致了片面的解讀個別資產處置行為,而忽視了集團資產優化的大原則,即長期動態優化。”
另外,近日,網傳北京市管企業收到北京國資委通知,梳理與復星集團的合作情況(不限于持有股票,股權投資,資金出借,工程承包,擔保,商貿合作等事項),并研判相關合作風險,形成書面報告。
復星集團對媒體回應稱:我們留意到有網傳“北京市國資委通知”,經向北京國資委問詢,獲悉這一調研是北京市國資委系統的一項日常信息搜集工作,沒有任何針對性,此前他們也對有關企業發過相關調研通知。復星在北京各項業務發展正常。
郭廣昌時隔近半年發聲
9月13日下午,郭廣昌更新了一條微博稱,剛剛結束了海外幾個月的差旅行程,所幸趕在臺風“梅花”之前回到了上海,這兩天正在按照防疫要求進行隔離。
在這篇近400字的微博中,郭廣昌透露了其最近的動態,包括和海外復星同學進行溝通、拜訪海外朋友等。記者注意到,郭廣昌上一篇微博發布時間為今年3月24日,這是他時隔近半年再次更新微博內容。
郭廣昌表示,作為一家創新驅動的家庭消費產業集團,復星現在有接近一半的產業和員工在海外,所以這次在海外多停留了一些時間,跑了20多個國家,接近40個城市,和許久未見的海外復星同學們做了細致的溝通。
“一路上讓我很欣喜的是,我看到我們在海外很多企業都恢復到了比疫情前更好的水平,還有一些企業在疫情期間更是取得了高速增長。過程中也拜訪了許多海外的朋友們,請大家喝了我們的舍得酒,品嘗中國智慧的同時,向海外傳遞中國信心。”郭廣昌稱,自己始終堅信,全球化是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復星的競爭力在于全球化的視野和能力。
“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家植根中國的企業,中國永遠是復星最重要的根據地。”郭廣昌強調,不論在海外還是在隔離期間,他都始終心系著國內的業務。未來希望復星能在深耕中國的同時,實現全球化生態中的相互賦能和高速成長 。在這篇微博的最后,郭廣昌還祝大家遲到的中秋快樂。
近期減持動作頻頻
復星集團官網顯示,復星創立于1992年,深耕健康、快樂、富足、智造四大業務板塊,是一家創新驅動的全球家庭消費產業集團。2007年復星國際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2021年總收入達人民幣1612.9億元,公司總資產達人民幣8064億元,在2022 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榜單中列第589位。
在資本市場,復星系近期減持動作頻頻。復星醫藥9月2日公告,控股股東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擬減持不超過8008.97萬股股份,占總股本比例的3%。
9月2日,豫園股份發布公告,公司及全資子公司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出售金徽酒6594.38萬股股份,占金徽酒總股份的13%。同時,豫園股份計劃未來6個月內繼續減持5%以上金徽酒股票。
9月6日,海南礦業發布公告稱,公司于9月6日收到復星產投發來的《股份減持情況告知函》, 9月1日至9月6日,復星產投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3370.8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 1.66%。
9月9日,中糧工科發布公告,持股16.39%的股東上海復星惟實一期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因自身經營需要,計劃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上市公司股份不超過3073.65萬股,即不超過上市公司總股本的6%。上市公司2022年半年報顯示,復星惟實基金系公司第二大股東。
責編:彭勃
校對:蘇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