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早盤,兩市股指高開高走,盤中強勢單邊上行,滬指漲超1.5%,深成指漲逾2%,創業板指漲超2.5%收復2400點;兩市成交額明顯放大,半日成交超5000億元;北向資金巨額流入,半日凈買入超90億元。
截至午間收盤,滬指漲1.57%報3063.76點,深成指漲2.12%,創業板指漲2.58%報2411.35點;兩市合計成交5108億元,北向資金凈買入91.24億元。
盤面上看,醫藥、醫療保健板塊走勢強勁,零售、釀酒、紡織服裝、地產、金融、汽車等板塊均走強;新冠檢測、CXO概念、免稅概念等表現活躍。
東吳證券表示,目前市場經過周三的強力反彈后市場人氣開始恢復,超跌反彈在各個板塊中開始輪動,市場資金的風險偏好有所回升,但暫時仍未出現連續上漲的主線板塊。操作上看投資者可逐步加大倉位,逢低選擇前期調整幅度較大,發展前景較好的成長類品種進行布局,等待后續政策面明朗后再以高倉位進行投資交易。
國盛證券認為,當前內外因素對A股風險偏好擾動仍存:海外方面,美聯儲在通脹數據超預期后,加息或提速,強美元下外資流向波動加大;國內方面,內外需求承壓使得本輪經濟復蘇力度相對偏弱。但現階段對A股不宜過度悲觀,國內基本面復蘇趨勢不改,宏觀資金面仍充裕,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資產荒”對A股估值形成有利支撐,本次調整或會小于上半年,年底也可能是孕育后續大級別行情的配置窗口,因此中期無需過分擔憂,在基本面的支撐下市場反復筑底后有望震蕩反彈,投資上建議保持價值略大于成長的均衡配置。操作上,在市場有效向上突破之前仍要控制好總體倉位適宜低吸,三季報績優品種將成為驅動市場運行的主要邏輯,而利潤斷層走勢為其主要特征,關注調整之后成長修復預期下的電子、新能源和軍工,也可以關注航空酒店、次新股、專精特新和旅游等主題性板塊交易性機會。